x
A+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摘 要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功能;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承载着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功能。耕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利用形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生产资料。保护耕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损耗严重,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肥力流失、次生盐渍化、酸雨、重金属超标、水土流失等土壤环境问题威胁着耕地健康,影响粮食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必须重视耕地质量和耕地健康保护,切实扭转只重视开发利用耕地的生产功能,而不重视呵护耕地作为生命共同体核心的整体功能的旧观念。因此,树立耕地健康综合观念,对耕地健康风险进行诊断,识别导致耕地不健康的诱因,从源头上解决耕地不健康的问题,对提高耕地健康水平,构建新时代的“天下粮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域广大,跨越经度约19°和纬度约14°的地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为脆弱型地区,尤其是浑善达克、阴山北麓以及黄河中上游(内蒙古区段)为极脆弱型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差的地区,耕地所赋予的功能与其他区域差异较大,其利用方式、规模和强度格局处于生态环境敏感的变化中。本书选取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中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典型地区——和林格尔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和林格尔县地貌类型多样,地处土默特平原向黄土高原和蛮汉山过渡地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和草地;距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35 km,辖域内有电厂、煤炭物流等具有一定污染性的工业企业。典型的生态环境和区位特征是研究的基础。

本书共8章,研究内容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空间分析模型和空间变化率指数对耕地的土壤特征、景观特征和地形特征以及20年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和演变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构建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并利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其耕地健康水平,借鉴障碍度模型分析耕地健康的限制因子和障碍度分区,提出主导限制因子区的耕地管护措施及健康分区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以期为生态安全格局下经济有序发展与维护耕地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发布日期:2021-01-26 所属分类: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