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

合力共治,彰显法治之力

摘 要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海警局、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合力共治,坚定不移地“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真正成为“长出牙齿”的严规铁律,为建设美丽中国护航。

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47万件。2018年至2022年受理的环境资源一审案件数量较上一个五年增长76.7%。

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目前全国共有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组织2813个。通过健全专门化审判组织体系、深化案件集中管辖、借力生态环境技术调查官和专家库等“外脑”,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着力深化行刑衔接和司法协作,公安部会同生态环境、检察等部门持续开展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有效提升部门共治效能。

针对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长期以来存在的范围广、发现难、治理慢等问题,从2020年开始,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惩治非法收集、利用、处置废矿物油和跨行政区域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三部门将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纳入打击范围,2022年又将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纳入专项行动。

202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提起公诉7600余件18000余人,对污染环境犯罪实行“全方位打击、全链条发力、全过程监督”。

2020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环境违法案件1.8万余件,罚款近17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3071起。

2022年以来,公安部先后挂牌督办130余起重大案件,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3100余起。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目标任务,紧盯污染大气、水体、土壤犯罪活动和环境领域弄虚作假犯罪;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长出牙齿”的严规铁律持续发力。

来源:中国环境监察 发布日期:2023-11-03 所属分类:期刊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