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A+

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揭晓,第二届推选活动今日启动

摘 要

4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颁奖暨第二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发表讲话并宣布启动第二届推选活动。

4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主办、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承办的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颁奖暨第二届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发表讲话并宣布启动第二届推选活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宣读了《树梢上的中国》等十本入选图书。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德凯介绍第一届推选活动的相关情况。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玉庆阐述了推选活动的意义。获奖作者代表梁衡、蒋子龙、莫非,评委代表梅雪芹以视频的方式表达了参加这一活动的感受。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庄国泰表示,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组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唱响生态文明思想主旋律,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彰显生态环境宣传、生态文化和公众参与的“主体”内容。图书出版工作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有利于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进一步增强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

庄国泰说,“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有利于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进一步增强行动自觉和行为习惯。第一届好书推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要继续将这一活动打造成传播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品牌,不断挖掘图书的内在价值,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也希望各图书出版机构、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各界能广泛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积极推荐、广泛传播,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污染攻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自2019年4月23日启动以来,历经征集、初评、网络投票、终评等阶段。组委会面向全国各出版机构、公众、全国各地生态环境系统征集图书296本,经严格筛选,确认有效图书249本。其中,译著63本,国内著作186本。2019年11月27日,评审委员会召开初评会,初选40本图书接受公众投票。其中,国内著作22本,译著18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德凯介绍,在公众投票阶段,投票平台累计访问量达3899924次,累计有效票数为787027票,社交媒体分享万余次。

                        

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王玉庆说,“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科普活动。在推选过程中,评审专家积极工作,广大公众热情支持。加强生态环境科普工作,是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和有关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生态环境系统有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读了一本、或者几本好的环保科普读物才投身于环保事业。

“十本生态环境好书”评审专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梅雪芹说,她是以多重身份参加这一活动的。她说:“首先我是普通读者。作为读者中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参与好书的阅读、挑选工作;第二重身份是专家评委。这一身份使我更有机会把自己的一些关怀、价值观、理念融入其中,做一些引导。第三重身份是研究者。在评选过程中,我要阅读很多平时可能不会去涉猎的书,这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十分有帮助。” 著名学者、作家梁衡的作品《树梢上的中国》在公众投票中荣登榜首,他在谈及该书的创作思路时说:这部书主要是想回答一个问题:人和树的文化关系。人和树的关系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物质阶段,人类砍木头、烧木头、盖房子,是物质利用阶段。后来发现这样破坏环境不行,就到了第二个阶段:生态阶段,即留下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气候。但是,实际上还有第三个阶段:树木不光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它还为我们保护了文化。

著名作家蒋子龙创作的生态散文集《厚道》也入选了“十本生态环境好书”。他说:“近一二十年,我每年都要离开城市一次或者几次,上山下乡。上山是去钻森林,看古树,寻找奇木;下乡是看田野,看庄稼,看农村,主要是自我的精神调节。因此写了大量的关于山水自然生态的散文,从中选出很少的一部分,编成《厚道》,主要想表达的是:大自然对人类太厚道了,而人类有时对自然巧取豪夺,以怨报德。

诗人、摄影家莫非在谈及被推选图书《风吹草木动》时表示,这本书与其说是长久以来拍摄和观察草木的结果,还不如说是一份阅读花与叶的心得。作为诗人,自然万物是灵感的源头。他说:“我似乎也明白,这个世界如果有一本称得上深邃完美的书、百读不厌的书、触及灵魂的书,那就是大自然。不论读者什么背景,操持什么语言,都可以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获得阅读的极大享受。”

特别感谢:北京定理云天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

《树梢上的中国》,商务印书馆,作者梁衡;

《新昆虫记(第一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张润志等;

《动物映象》,沈阳出版社,作者祖克慰;

《留住绿水青山》,中国文史出版社,作者解振华、曲格平等;

《自然观察:我的湿地鸟类朋友》,广东新世纪出版社,作者宋晓杰等;

《众生家园:捍卫大地伦理与生态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美]J.贝尔德·卡利科特,薛富兴译;

《风吹草木动》,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莫非;

《生命探究的伟大史诗》,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美] 罗布邓恩,咸逸译;

《厚道》,河南人民出版社,作者蒋子龙;

《植物在想什么》,海南出版社,作者[法]雅克·达森,范思晨译。

发布日期:2020-04-23 所属分类:集团本部资讯